距展会开幕还剩 0
时间:2025年09月17-19日 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生物制剂用于煤化工废水处理3例

来源:中国煤化工 肖鹏

      生物制剂用于废水处理最早可追溯到100多年前,人们在酿造工业中发现酵母具有絮凝能力,可用于废水处理中替代化学絮凝剂。随着基因工程与发酵工程的发展,生物制剂发展迅速。目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生物制剂主要为:替代化学絮凝剂的絮凝类产品;替代传统氮磷营养的营养类产品;提高微生物活性的促生类产品,比如生物促生剂、生物解毒剂、生物营养剂等;从大自然中筛选出的具有特定降解功能的菌种类产品,比如硝化菌种、COD降解菌(具备多种有机物降解能力菌种合剂)、石油降解菌等。此类生物制剂投加到生化系统,能够实现生化系统生物增效功能。现在,生物制剂普遍用于煤化工的废水处理。

煤化工废水

      在煤化工废水处理时,高浓度氨氮处理是一个最普通的问题。江西某石化企业煤制氢装置产生的废水氨氮高达300毫克/升,系统启动时,高浓度氨氮制约着硝化系统启动。在此情况下,使用生物制剂硝化菌种可快速启动生化系统,在15天的时间内建立起硝化系统,30天内完全建立硝化系统,使得出水氨氮维持在5毫克/升以下。

      其中,普罗倍活硝化菌种是由大自然中筛选出的亚硝化单胞菌和硝化杆菌组成。它能够在生化系统启动时,增加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的数量,快速提高氨氮的去除效率。

      煤化工行业生产期间,每年都会定期生产大检修。在大检修期间,会增加大量的清洗废水。这些废水往往是未定性的,成分更为复杂。这些废水进入到生化系统中,往往会对生化系统造成冲击。湖北某煤制油企业在年度大检修期间,一股高硫化物的废水(硫化物浓度约500毫克/升)进入至生化系统,持续进水6小时,导致生化系统活性污泥中毒,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处理效率低。

      虽然该企业污水处理厂启动应急措施,但生化系统恢复依旧缓慢。综合评估后,使用生物促生剂和生物解毒剂来加快生化系统的恢复,最终在5天的时间内,生化系统完全恢复,生化出水化学需氧量能够低于要求的120毫克/升,氨氮能够低于5毫克/升。

      生物促生剂能够促进除硫菌的生长,提高除硫菌的活性;生物解毒剂能够络合硫化氢中的巯基,降低硫化氢对活性污泥的伤害,两者共同实现生化系统抗硫化物冲击,稳定生化系统,保证生化系统的处理效率。

      煤化工企业废水处理系统受到水质冲击也是很常见的问题。水质冲击主要是由煤的品种、批量、生产工艺、加工深度、生产管理等因素引起的。

      内蒙古某煤化工企业为了明确受冲击时煤化工废水中所含有机物的组分及特性,对每次水质冲击进行了分析,发现大约有90%以上的芳烃类物质以及少量的酮类、醇类以及烯烃类物质。在受到此类冲击时,该企业利用COD降解菌和生物营养剂在一周内就恢复了生化系统,实现出水化学需氧量达标排放。

      COD降解菌是从大自然中筛选出的具有特殊降解功能的微生物菌株,包括好氧菌和兼氧菌,能够降解一些难生化的或人造的有机物;生物营养剂是一个专业的微量元素与微生物增长促生剂组成的配方,同时含有独特的、平衡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用于刺激微生物的活性。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